全国统一24小时服务热线:400-123-4567 400-618-3997  / 13768480697

新闻动态News

当前位置: 开云体育 > 新闻动态

开云体育平台“绿肥+”水果生产技术点亮果园绿色经济

发布时间:2025-05-01 作者:小编 来源:网络 点击: 字号:

  在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恒雨谷木家庭农场里,一场绿色变革正在重塑这片土地的农业生态。得益于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的“绿肥+”水果生产技术,曾经饱受土壤贫瘠、杂草肆虐困扰的果园,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果树错落有致,繁茂的枝叶间挂满了色泽鲜亮的果实。行间的绿肥郁郁葱葱,如同一床柔软的绿毯,铺满了整个果园。微风拂过,绿肥轻轻摇曳,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以前,果园里杂草疯长,人工除草成本高得吓人,每年光这一项开支就得10万元。而且使用除草剂,心里总担心会影响果子品质。”巴南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赵新儒告诉记者,现在种了绿肥,情况大不一样。杂草少了,人工成本大幅降低,果子的口感也更好了。“就拿今年来说,果子在电商平台上特别受欢迎,价格比以往高出不少,收入比去年增加了近30%!”

  我国果园多数位于山地丘陵,立地条件差。随着人力成本逐年攀升,长期的地表清耕制度难以为继,杂草丛生,果农只能依赖大量的除草剂和化肥来维持果园的运转。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团队经过调研发现,这不仅导致果园生态环境恶化,土壤板结、酸化,有益微生物减少,还严重威胁果品安全,果实口感变差、外观不佳,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为提升果园果品品质,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曹卫东于2021年提出了“绿肥果园、绿肥茶园”的新理念,旨在通过绿肥技术,将绿肥作为果园、茶园建设的基本配置,保障园区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开云体育平台“绿肥+”水果生产技术点亮果园绿色经济(图1)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覆盖全国的岗站专家团队通过开展多年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肥+”水果提质增效技术模式,以发挥绿肥在果园减肥增效、土壤健康培育、水土保育、生态环境和水体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减少除草剂和化肥使用、实现生态保育,推动水果产业转型升级。

  “该模式集成了主栽绿肥品种适应性评价和轻简化栽培技术、绿肥-果树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果园健康土壤培育技术、果园绿肥覆盖以草治草技术等多个内涵。”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员石孝均介绍说。

  筛选适用于不同地区果园的绿肥品种并非易事。“我们在不同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下进行试验,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适应性以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宇亭介绍,“有的果园土壤酸性较强,有的果园坡陡土薄,还有的果园干旱少雨。我们对30余种绿肥进行了多年、多地的栽培试验,详细记录开云体育它的发芽时间、生长速度、鲜草产量、固氮能力等数据。”

  经过多年的对比和分析,团队发现苕子、箭筈豌豆等冬绿肥在南方果区均有良好的适应性,生长迅速且固氮能力强,管理起来方便又省工。“它们在秋季播种后,能迅速发芽生长,到了冬季,能为土壤提供很好的覆盖,抑制杂草生长并防治水土流失。”张宇亭说。

  除了冬绿肥,团队对夏绿肥品种的筛选也同样严谨。对于印度豇豆、拉巴豆、硬皮豆、猪屎豆等夏绿肥,团队研究了它们在夏季高温环境下的生长特性、与冬绿肥的衔接性以及对夏季杂草的抑制作用。最终确定了以光叶苕子、毛叶苕子等作为冬绿肥,印度豇豆、硬皮豆等作为夏绿肥的组合,实现了果园冬夏绿肥周年覆盖和全年复绿。

  绿肥技术给果园带来的好处是全方位的,它像一位勤劳的土壤修复师,改善土壤结构,使得土壤变得更加疏松透气,增强固氮和保水保肥能力。张宇亭告诉记者,绿肥茂密的枝叶能够缓冲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减少土壤颗粒的飞溅和流失。其发达的根系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像无数根小锚一样,增强了土壤的抗侵蚀能力。据测算,绿肥覆盖能减少20%—30%的肥料流失,有效保护了土壤和水体生态环境。

  “绿肥技术每亩节约除草剂和喷药人工成本40—80元,种植豆科绿肥平均每亩固氮5—8公斤,替代氮肥节约成本20—32元/亩,同时可提供3—4吨的鲜基有机物料,大大解决了丘陵山地果园有机肥源少、运输难的问题,一粒种子撬动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协同提升。”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肥料科科长赵敬坤补充说。

  目前,该技术模式已在重庆、四川、湖南、贵州、云南、广西等多地、多点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形成了“绿肥+”柑橘、“绿肥+”梨、“绿肥+”青梅、“绿肥+”李子等产业模式,辐射带动300余万亩,全面推动了水果产业健康发展和绿水青山美丽乡村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