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官网75载奋进路 自贸扬帆新征程丨琼海:挺立潮头向新行
75年前,人民以排山倒海之势,跨越琼州海峡,一举解放海南,从此掀开了海南发展的崭新篇章;75年后,海南这片改革开放热土上,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成型起势。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顺利召开,来自全球的嘉宾在这里分享真知灼见,广泛凝聚共识,为在世界大变局创亚洲未来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琼海博鳌国际机场国际航线加密,从韩国仁川出发,只需几个小时便能抵达琼海,感受这里的椰林和海风;
来自泰国尖竹汶地区的榴莲新品种——帕塔南榴莲在琼海实现错峰培育,这也是海南首次成功实现榴莲错峰培育;
一幕幕新场景,背后是一个个产业故事的缩影,也是琼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答卷。近年来,琼海以时不我待、势不我待的紧迫感,聚焦“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开云体育登录向天图强”“向数图强”“向绿图强”,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呈现出开放奋进的崭新气象。
琼海地处海南省东部海岸中段,这里年平均气温24.6℃,市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依靠独特的气候优势,这里的热带水果成为琼海对外开放的一张绿色名片。
在被誉为“中国热带水果基因库”的琼海世界热带水果之窗,从夏威夷的彩虹香蕉到泰国的错峰榴莲,从澳洲手指柠檬到中美洲燕窝果,从西非神秘果到古巴马梅果,各种“奇瓜异果”琳琅满目。据悉,这个园区已经引进近700种来自世界各地的热带水果,其中有300多种已经试种成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琼海也在不断探索利用新技术培育新品种热带水果。在位于琼海市世界热带水果之窗基地的一块试验田里,搭乘卫星“上天”的1880克热带优异水果种子,在播种了数个月之后,嫩黄的新芽儿已钻出土地,正欢快地生长着。
在这里进行育种研究的海南盛大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农艺师陈兵,每天照料着这些“太空幼苗”。他表示,以前想找到一个新的育种材料,可能要历时十年甚至二十年,甚至得翻山越岭寻找自然突变植株,而航天育种具有有益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能在相对短时间内带回大量突变材料,由此成为物理辐射育种的延伸、传统育种手段的重要补充。
眼下,基地依托丰富的热带水果资源,还开展了科普研学、餐饮住宿、观光旅游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来。
从一株株漂洋过海的幼苗,到一片片富饶的果园;从田间地头的技术突破,到农旅融合的产业升级……琼海正依托这扇“窗口”,承载着全球热带水果的奇观,同时也见证参与了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合作、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近日,琼海市潭门镇的一家海鲜水产公司门口堆满了泡沫箱,工人围坐一起,将新鲜捕捞上来的渔获打包装箱。不久后,这些来自南海的“鲜品”将搭乘电商“飞的”,运往全国各地。
热闹的场景不绝于此。在潭门镇潭门村,一条防波堤笔直伸入大海。防波堤的尽头,一座新建的灯塔已初具雏形。灯塔下,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拍照打卡。
今年来,琼海深耕海洋经济,重点布局规划潭门中心渔港“一港两岸”,延伸做大水产品深加工、集散交易、深海养殖、渔旅融合等产业链条,力促渔业“三走”转型升级,打造国际化的渔港经济打卡地。
与此同时,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据悉,二期项目建成后,将与一期项目及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南海基地形成聚集效应,打造独具特色的海洋考古、保护、修复、研究、展示基地,为加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提供重要平台,为加快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琼海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琼海将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结合琼海及潭门的交通、文化、服务等资源,打造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为核心的文化旅游项目,为市民游客提供优质体验,推动潭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时尚灵动的智慧“无人巴士”和“无人清扫车”轻松穿梭在博鳌的大街小巷。这也是琼海市部署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初次亮相。
何为“车路云一体化”?以智慧路口为例,通过5G、AI、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不同交通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控制。车辆、行人、道路设施等就像被一张无形的“智慧网”连接起来,不仅让路口通行效率大幅提升,还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曾经令人困扰的停车难题,也因为智能停车系统的应用得到缓解。
2024年7月,五部委公布的20个“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名单中,海南以独特的“三市两线”(海口市、三亚市、琼海市,环岛旅游公路东线、环岛高速公路东线)联合开展试点,海南省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行动也按计划如火如荼开展。
据悉,当前琼海正利用“车路云一体化”国家级试点城市优势,探索在无人驾驶测试验证领域开展工作,打造无人驾驶汽车热带标准测试研发体系,同时计划新建高规格国家级汽车试验场,充分发挥琼海“三高一多”湿热气候优势,把汽车夏季极限测试业务做大做强,利用自贸港优势进一步向国际扩展。
近日,作为海南自贸港机场群建设的重要先导性项目,博鳌机场三期项目正加紧施工。不久前,该项目T2航站楼完成“穿衣戴帽”,预计将于今年底完工。
据了解,博鳌机场三期项目主要建设3.4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11万平方米的停机坪,以及有关配套工程。其中T2航站楼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05万人次规划建设,采用前列式构型,流程简洁顺畅。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T2航站楼正建设全国首座零碳航站楼,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降低能耗,采用高效机电设备提高能耗效率,后续还将安装能发电的光伏屋顶,应用“光储直柔”零碳技术实现运行。可以预见,随着博鳌机场三期项目的建设落地,琼海正在加快打造海南东部航空枢纽中心。
依托博鳌机场,琼海还高起点规划建设临空产业园。据悉,琼海博鳌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总用地面积561.28公顷,总体空间结构为“一心、一廊、五区”。“一心”是以机场航站楼及站前综合体、商业服务为主的航空服务中心;“一廊”是沿与中原镇和乐城先行区连通的乐园路,引导各类高附加值现代服务功能集聚,打造航空都市功能走廊;“五区”是机场发展区、航空运输产业区、航空维修产业区、通航服务产业区以及远景预留发展区。
博鳌机场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航空货运、航空维修、通航服务三大主导产业体系。在通航服务产业方面,博鳌机场临空经济区近期目标为重点发展通用航空展示交易、航空培训、低空运动旅游等业态,同时结合全省通用机场布局,积极谋划省内货运物流、及时配送、低空保障等业态。中远期则结合区域公务机及高端消费需求,引入专业公务机基地,发展公务机基地维修、总部办公和研发设计等业态。
3月的博鳌东屿岛春色正浓,目之所及尽是绿意。这绿,不仅是郁郁葱葱的草木,还是铺满屋顶的光伏板,是随风转动的花朵风机……
2022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海南省共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2024年3月宣布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启动运行。目前,博鳌已完成从近零碳到零碳的关键跨越。
据介绍,示范区通过建立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绿色化改造、交通绿色化改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物资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园林景观生态化改造、运营智慧化相结合的“八位一体”区域降碳布局,实现零碳运行。
参与了博鳌零碳示范区建设的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博鳌零碳示范区在国内首次获得德国能源署颁发的“零碳运营区域”的认证,达到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中“零碳区域、零碳建筑和低碳建筑”的指标要求,达到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
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一张由海南省服务与利用博鳌亚洲论坛联席会议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琼海市政府颁发的碳汇交易感谢状,格外引人注目——琼海市捐赠的沙美内海红树林碳汇项目,用以抵消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年会碳中和。
此次琼海主动捐赠的沙美内海红树林碳汇产品,是2024年12月底开发上市的。通过对82.6公顷的沙美内海红树林保护修复项目及其生态系统进行碳汇开发,可产生减排量总计2.8万吨二氧化碳,可用于碳普惠交易实现各类活动碳中和,助力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打造碳中和会议实现绿色办会。
据了解,当前琼海已研发了热带地区首个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精细化自动核算平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评估”,探索将GEP核算结果应用在万泉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碳汇交易等方面。博鳌零碳示范区依托GEP核算,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了年产3200万度绿电。
琼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琼海将继续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拓展更多具有琼海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拓展“两山”转化路径,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