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官网苹果花开 “丰”景宜人——朗县发展苹果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花开时。在林芝市朗县的高标准苹果种植基地里,千亩果树进入盛花期,繁花如云霞一般,洁白里透着粉黛,层层叠叠铺满果园。微风过处,满枝摇曳、香气沁人,恰似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春日画卷。
迎着浓浓的春意,记者一行走进位于洞嘎镇巴基塘的高标准苹果种植基地,看到朗县大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王进强正带领工人穿梭于果园间,精心开展春季管护工作。
“现在正是苹果的盛花期,出花量很大,但不能全部都留,疏花工作至关重要。”王进强介绍,通过人工梳除过密、弱小的“尾花”,可将整株养分集中供给优质花朵,提高坐果率,确保后期果实个头均匀、品质上乘。
目前,该公司共有30余名工人,他们分为两组,分别在巴基塘和仲温两个基地同时开展作业,预计能在4月底完成全部果木的疏花工作。
在巴基塘基地里,17名技术工人手持剪刀,熟练地修剪着枝条上过密的苹果花。“朗县雅鲁藏布江一带主要是干热河谷型气候,海拔不算高、光照十分充足,山上极少下雪,非常适合苹果种植。”来自云南的工人杨党生说,“我们在这里工作适应得很快,干活也不费劲,对于种好苹果很有信心。”
作为朗县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苹果种植不仅带来了绿化荒山的生态效益,更绘就了群众就业、增收、学技术的好“丰开云体育app”景。
本地员工平措曲珍今年初入职该公司,现担任办公室文员一职。她说:“在这里,我们的月薪能达到5000至6000元,工作强度不算大,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学点职业技能。”
据王进强介绍,公司种植基地常年吸纳30余名劳动力,农忙时用工量可达上百人,许多本地群众通过苹果产业实现了就业增收。
巴基塘基地里的苹果香,是朗县从零散果树种植升级到沿江百里苹果产业带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以科技赋能推动苹果产业发展,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实施高标准苹果种植项目8个,总面积1678.8亩,推动苹果产业从“庭院经济”“零星种植”“小打小闹”向高标准规模化种植跨越,同时采取“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朗县大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市场主体参与林果业发展,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
2024年,朗县苹果产量约2500吨,产值约1500万元,带动沿雅鲁藏布江三镇农牧民人均增收2140元、占人均收入的8.7%,带动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714元、占人均收入的3%,今年预计收入将实现进一步增长,成为助民增收的主力产业之一。
花开正盛,硕果可期,朗县苹果产业正蓬勃发展,千亩苹果花不仅绽放出春日的美丽,更绽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现如今,苹果种植基地二期项目600亩果园加快建设,伴随着苹果的扩种增产,林果产业的发展红利将会惠及更多群众。[详细]
连日来,西藏本地苹果、哈达等陆续出口,这标志着西藏特色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迈出重要步伐,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详细]
11月15日正值初冬,万物蛰伏,雅鲁藏布江南岸的朗赛岭矮化苹果种植基地却悄然迎来一次蜕变。当日10时,“山南苹果香飘南亚——出口启动仪式”在山南市扎囊县朗赛岭矮化苹果种植基地举行。[详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