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平台乡村振兴看内蒙古|樱桃映红乡村振兴路
央广网包头4月17日消息(记者邵玉琴)眼下,内蒙古各地的桃花杏花争相绽放。在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莎木佳村包头市润泽园农业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润泽园合作社”)的大棚里,一棵棵樱桃树挂满了红色的樱桃。
走进温室大棚内,色泽鲜艳、饱满诱人的大樱桃挂满枝头,宛如红玛瑙般点缀在翠绿的枝叶间。大棚里,走动着不少入园采摘的游客。
有道是,樱桃好吃树难栽。更何况是在北方种植樱桃,其难度不言而喻。而润泽园合作社不仅培育活了大樱桃树,还让樱桃成为农民致富路上的“摇钱树”。
润泽园合作社理事长张胜利坦言,自己种了半辈子地,从来没想到会种樱桃这种南方水果。因此,在樱桃种植的道路上,各种状况频出,包括裂果、结果的周期长等问题。他说,第一年基本80%的樱桃出现开裂。后来慢慢摸索,根据节气来调整樱桃的生长周期,没想到裂果问题得以解决。
“我们采用双温控技术,通过精准调控休眠期和生长期,让樱桃提前2个月上市。”张胜利说,园区的葡萄之所以品相好,上市时间提前,源于现代林果技术的应用。
看似不起眼的樱桃种植园,却科技范儿十足。“物联网传感器24小时实时监测温湿度。电脑自动调节环境参数,智能滴灌系统精准调控水量,大数据平台实时分析生长数据。”提及智慧大棚里的“黑科技”,张胜利一脸自豪,“每棵樱桃树产量达到四五十斤,且果粒饱满、营养丰富。”
从农产品经纪人到合作社带头人,在村民们眼里,张胜利不仅头脑灵活,还喜欢钻研新鲜事物。他曾到大连市考察学习温室樱桃的种植经验,尝试种植樱桃树,扩大种植规模。成立合作社,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他研究当地土壤、气候,成功培育出适于本土种植的8个优质樱桃品种。该基地樱桃每株产量可达30斤左右,总产量稳定在4万斤左右,樱桃总产值可达300多万元。润泽园合作社大樱桃已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从开花到成熟不打一点农药。”张胜利说,靠着口口相传,回头客特别多,不仅本地市场供不应求 ,每天早上采摘的新鲜樱桃要发往全国各地。
目前,这个以樱桃种植为主的1800亩产业园基本形成。该产业园不仅种樱桃,还种植葡萄、蓝莓等水果。打造了采摘园,增设休息区和拍照打卡点,并联动周边村民发展农家乐与农产品展销点,形成了“采摘+旅游+消费”的产业链条。
此外,该基地每年为周边村落农户提供育苗的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带动周围1100户农户,每年每人新增收入2万元以上。
张胜利的樱桃园吸引了很多果农们前来参观学习,他不吝赐教、“传经送宝”。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方法,帮助他们在北方大面积种植樱桃,让更多本地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吃到物美价廉的大红樱桃。
记者了解到,包头市东河区立足农业资源禀赋,紧紧围绕产业振兴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在“大棚经济”上持续发力,引进更多名、优、特蔬菜及水果,走好绿色化、园区化、设施化、数字化、融合化的发展路子,倾力打造“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让特色种植大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棚”。
走进润泽园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内,一颗颗色泽鲜艳、饱满诱人的大樱桃挂满枝头,宛如红玛瑙般点缀在翠绿的枝叶间,甚是喜人。开云体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