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草莓大会的明星原来是沪产脱毒原种苗向三大草莓谣言说不回到儿时味道开云体育app
这些天,被誉为“草莓界奥林匹克”的第十届世界草莓大会正在江苏盐城召开。仅大会期间,一种中国研发的草莓原种苗就增加100多家意向合作企业。今年以来,也已新增意向客户200多家。
原来,这一明星草莓的好苗子,正是出自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纯品种、减农药、减化肥”草莓育苗技艺。带头人交大农生学院研究员许文平表示,解决品种退化难题,就能让草莓恢复到我们小时候的味道,也会让关于草莓的种种谣言不攻自破。
见到“高学历、高颜值”草莓,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现在市面上的草莓吃不到小时候的味道了呢?”许文平笑着解释道:“开放的自然界中,一个草莓品种在年复一年育苗的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微生物的浸染,并导致品种的退化。病毒浸染是草莓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携带病毒的退化种苗结出来的果实,相应的味道就有了变化。”
于是,许文平团队创新攻关草莓原种苗的生产技术体系,从源头上让种苗摆脱病毒的“束缚”。十多年前,许文平更关注在种植末端解决草莓产业中的水肥和病虫害管理问题,期望通过栽培技术的进步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量,提升果实品质。但随着研究深入,他发现问题源头在于草莓种苗的质量整体偏差。从源头解决种苗质量不高的根本性难题,种植户也就不必因为担忧种苗长不好而用“多吃点”肥料的方式来促苗成长。
针对膨大剂、农药残留、植物激素等三大草莓谣言,许文平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他本人亲手使用膨大剂进行草莓栽培对照实验,结果发现被“人工膨大”的草莓还没有“纯天然草莓”长得大。另外,由于草莓无法人工授粉繁育,需要蜜蜂等虫媒传粉,而蜜蜂对农药浓度环境非常敏感,因此“农残草莓”可能会因此“绝育”。至于植物激素使用,因动物与植物的激素受体完全不同,人类不可能受到植物激素影响。
草莓是蔷薇科草本植物,号称“水果皇后”,属于营养价值极高的经济作物。我国草莓生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果品销售年产值约1000亿元左右。然而,传统草莓种苗培育,以匍匐茎育苗为主,病毒感染普遍、品种退化严重,严重制约草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只有基于实验室脱毒技术,通过脱毒种苗组培和基质育苗的新模式,从培养基质生根到无菌土壤驯化,才可在短时间内培育出高品质的脱毒原种苗。该种苗抗性强、成活率高,可快速规模化生产,开云体育官网助力草莓产业升级发展。“根据中国园艺协会草莓分会的数据测算,目前草莓种苗产业市场份额约200亿元,而该类高品质脱毒种苗市场占比尚不足10%,市场缺口巨大。”许文平表示。
在河北保定市满城区段旺村,种植户服务工作者王云涛平时看到很多种植户在育苗过程中都会饱受根腐病、细菌性角斑等病害的困扰,一到每年9月份草莓种植的季节,种植后的苗子大量死亡,急需不断补苗,这段时间也是种植户最担忧的时刻,有时候甚至整夜难眠。“后来我们接触了许老师这种新型脱毒苗,发现抗病性与耐寒性都很好。我们服务的100多家种植户使用该技术培育的脱毒草莓苗后,不仅减少了平时农药和肥料的使用,也使他们的亩产增加了2-4万元收益。”
基于该技术,许文平与交大农生学院学生张文杰多年开展这项技术的概念验证,今年联合运营团队成立创业企业,正式开启“班主任+班长”的创业之旅,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我们目前已与江苏、山东、浙江、云南、四川、湖南、贵州、陕西、河北、山西、广西、广东等10余个省份的100余家企业、生产合作社进行合作,涵盖了几十个草莓品种。”
草莓原种苗生产的创新工艺,属于园艺种苗产业的平台技术体系,应用范围较广。如今,技术团队不仅将该技术运用在草莓上,也将其应用于百合、生姜、猕猴桃、黑莓、无花果、咖啡、半夏、党参和水生植物等植物品种的培育以及濒危植物的扩繁。
“我们在水草、陆地草本(包含中草药)、藤本、木本等多种植物品种上加以应用熟化,累计应用植物品种超60个。该技术有望撬动全球产业市场120亿美元的份额。”创业企业上海交盟种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李媛媛表示。
原标题:世界草莓大会的明星原来是沪产脱毒原种苗,向三大草莓谣言说不,回到儿时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