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24小时服务热线:400-123-4567 400-016-5451  / 11178082190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开云体育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百亿级农业产业方阵强势崛起开云体育官网

发布时间:2024-12-13 作者:小编 来源:网络 点击: 字号:

  秋天的微风吹拂着红土地,为雷州半岛带来丰收的喜讯。田野里,水稻即将成熟;池塘里,对虾一筐筐被打捞起来;工厂里,生猪有序出栏……农业产业正朝着集群化、专业化的方向加快发展。

  当前,湛江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成功打造粮食、蔬菜、水果、畜牧、对虾、饲料等一批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推动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农业产业集群怎么打造?农业产品怎么出圈?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湛江给出了探索和答案。

  湛江坐落于南海之滨、北部湾畔,耕地面积620.36万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作层深,冬无严寒,光热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陈华谱看来,独特的热带北缘季风气候使湛江气温适宜、降水丰富,为动植物提供稳定、舒适的生长环境,可以全年无忧地进行农业生产。上世纪80年代,湛江大力推动“两水一牧”,进一步奠定了农业发展基础。

  作为粮食大市,湛江耕地面积位列全省第一。去年,全市实际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25.11万亩、总产量151.90万吨,完成大豆播种面积2.97万亩,完成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00.4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目标。

  湛江不断调整优化蔬菜生产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基本形成生产规模化、布局区域化、品种多样化、经营产业化的格局,成为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

百亿级农业产业方阵强势崛起开云体育官网(图1)

  近5年来,湛江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216万亩以上,产量逐年递增。如今,湛江蔬菜已形成了徐闻县、雷州市、遂溪县、廉江市四大县(市)为主要产区的区域化布局,蔬菜规模化生产的品种主要有辣椒、番茄、茄子、南瓜、苦瓜、黄瓜、菜豆等,冬季蔬菜主要销往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西北以及广州、深圳等地,在全国25个省(市)设有营销网点800多个。

  雷琼黄牛、雷州山羊、湛江鸡……湛江畜牧业发展态势同样蓬勃。去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163.57亿元,同比增长6.9%。全市饲料总产量358万吨,同比增长1.43%,饲料总产值190亿元,同比增长2.70%。

  作为“菠萝之乡”“香蕉之乡”“芒果之乡”“红橙之乡”,湛江拥有香蕉、菠萝、荔枝、火龙果、芒果、红橙、菠萝蜜和青枣等“八大水果”,享誉全国。湛江充分利用独特的火山熔岩地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在这里,新鲜水果轮番上市,一年四季甜蜜不断。

  红土地孕育了鲜甜的水果,广阔的大海则为海产品生长提供了丰富营养。全国十条虾中,就有六条来自湛江。湛江是“中国对虾之都”,对虾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额七项指标均居全国各地级以上市第一。

  南渡河畔,东西洋田里的水稻,正在茁壮成长,青黄相间的稻田,在蓝天下格外耀眼。这里被誉为“粤西粮仓”,不久后将迎来今年的第二次丰收。

  近年来,湛江改善耕地生产条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投资70多亿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76.4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75.96%;全市基本农田560.4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42.96万亩,占比61.19%。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湛江确保全市基本农田优先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稳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67万亩以上。与此同时,建立耕地质量长期监测点101个,开展取土化验和监测结果分析,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农业发展。

  在廉江市、雷州市和遂溪县等地,湛江创建集中连片、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水稻(双季)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和甘薯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带动全市平均亩产提高。同时鼓励县、镇级党委、政府负责人挂点示范片,把示范田建成“书记田”“县长田”,实现增产增收。

  湛江出台《湛江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奖励办法》,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8个,省级“菜篮子”基地35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蔬菜示范基地16个,出口示范基地14个。

  作为北运菜主产区的徐闻县被评为“中国冬季蔬菜龙头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和“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遂溪县被评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

  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等因素,湛江打造广东省徐闻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菠萝)、雷州市菠萝产业园、雷州市芒果产业园、遂溪县火龙果产业园、廉江市红橙产业园,大力发展热带、亚热带水果产业。

  其中,遂溪县火龙果产业园设有大数据研发项目,项目依托“一亩田”平台火龙果供应商和采购商的交易数据完善市场行情大数据,可展示采购商指数和价格指数等九大模块信息,促进产销对接。

  近期,湛江对虾产业又有好消息传来——2个对虾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分别为“中兴2号”和“海景洲1号”。

  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水产种苗与养殖研究所所长陈奕彬介绍,“中兴2号”使用更先进的分子设计育种技术,虾苗抗病能力更强,抗弧菌能力比之前的品种提高20%以上,市场前景广阔。

  2011年,863基地联合中山大学等机构进行攻关,成功选育出国内首个获得认定的南美白对虾抗病品种“中兴1号”,突破对虾种源“卡脖子”问题。

  此后,湛江已成功选育8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其中由广东海洋大学自主培育的“兴海1号”年产达3万—5万对,培育虾苗近70亿尾,累计推广养殖面积达2.2万公顷,实现产值约116亿元。去年,湛江共培育出虾类种苗1600多亿尾,为省内乃至全国对虾养殖提供优质虾苗。

  在水果业,菠萝、香蕉、荔枝等是湛江传统优势产业。据统计,2023年,湛江菠萝种植面积与产量约占全国的60%以上;香蕉种植面积42万亩,产量130万吨,占全省30%以上;荔枝种植面积36.43万亩,产量28.5万吨。

  近年来,徐闻县积极对接科研院所、高校,带领一批合作社相继突破了菠萝育苗、催化等多项种植技术,持续引种台农4号手撕凤梨、台农17号金钻凤梨等多个新品种,优化种植结构,稳定菠萝鲜果品质。

  作为荔枝大市,荔枝品种结构不合理、传统品种比例过大,果园失管密闭等问题已成为限制湛江荔枝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为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伟才,带领团队专注于荔枝高接换种提质增效技术创建与应用,研究开发了一系列优质、高效、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有效推动了荔枝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发展传统优势水果产业的同时,湛江注重培育发展水果新品种,稳步拓展种植释迦果、燕窝果和泰国红宝石青柚等高端品种,打造更多湛江的“明星水果”。去年,释迦果种植面积约3200亩,燕窝果种植面积约4000亩,泰国红宝石青柚约2300亩。

  “种1000亩地,以前要一个月时间,现在有了机器,20天左右就能完成。”在廉江市安铺镇,田之君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黎相柱笑道。

  今年秋稻种植前,新农人黎相柱买了一台新的抛秧机,改造后投入使用,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精准控制间隔。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不少种植户找上他,希望能借机器一用。

  常态化举办水稻生产机械化现场会,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多个省级粮食烘干项目建成投产,全市粮食烘干水平达26.32%;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达80.69%,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45.04%……近年来,湛江多管齐下,加大粮油作物的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等环节机械化力度,补齐短板。

  与此同时,湛江制定《农机防台风应急作业指引》,建立农机应急作业队伍8支;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壮大,全市正常运行的农机服务组织80多个,其中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8个。

  “人养设备,设备养猪!”正大集团(遂溪)生猪产业园养殖板块负责人李健猴用八个字形容如今的生猪养殖。

  该产业园安装有完备的智能化系统,生猪喂养精准高效、全自动化——饲料可通过管道自动输送到栏舍;栏舍温度、湿度全年维持在猪只舒适区间;猪只粪便集中处理发酵后,可用于发电与还田。一旦环境发生异常,系统便会自动发出提醒。

  开云体育平台

  如今,湛江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稳步提升,去年规模化养殖比例为75.2%。全市有生猪产能调控基地83家(国家级57家、省级26家),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个、广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2个、广东省现代化美丽牧场6个,数量和规模都位居全省前列。

  湛江还推广“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畜牧健康养殖模式,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粪污治理能力和水平。全市规模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1.26%,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7.88%,大型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为100%。

  国庆假期,不少来到湛江金沙湾的游客,惊喜地发现路边有一个蓝白色调的公交站——“湛品”公交站。公交车清新的配色带来时尚气息,车站上波浪形弧线和公交站后的大海相得益彰。

  “金沙湾是湛江重要的旅游景点,农发集团作为‘湛品’的市场运营方,在这里设立‘湛品’公交站,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湛品’品牌影响力和宣传力,让更多来到湛江的游客都可以了解‘湛品’。”湛江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房瑞青介绍。

  随着湛江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全市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品65个,全市地理标志产品31个,均位居全省第二;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9个,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产品品牌130个,均位居全省前列。

  2023年以来,湛江启动“湛品”品牌打造,着重塑强一批品质过硬、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知名度美誉度消费忠诚度高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赋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兴旺好鸡肉、壹号土猪肉、大牛岭菠萝、海威南美白对虾……截至目前,湛江共打造两批“湛品”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93个。

  湛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湛江深入推进“湛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推动更多湛江特色优质农海产品进展馆、进市场、进超市、进专柜、进工会采购清单,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一方面,湛江积极推进产销对接,推动“湛品”走进京津冀、江浙沪、川渝等地区,组织“湛品”参加大型展会,拓宽“湛品”展销渠道。

  另一方面,湛江加大“湛品”宣传力度,着力打造本地“湛品”营销团队,培育一批头部网红,打造一支品牌宣传队伍,通过新媒体平台讲好“湛品”品牌故事,助推“湛品”抱团出圈。

  今年丰收节期间,湛江邀请全国采购商探访“湛品”生产基地,并通过“湛品”品牌推荐官直播带货、湛江市新农人丰收故事影像展、湛江农事体验活动等系列活动,让湛江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

  “我老家在雷州市白沙镇那楠村,外出读书后,每次从外地回湛江,看到自己的家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逐渐有了要为老家建设出一份力的决心。”聊起对家乡的建设,华邦控股集团副总裁、湛江市新农人协会会长苏立钊说。

  苏立钊是土生土长的湛江人,作为“湛江市十佳新农人”,一直以来,他积极反哺家乡,对家乡进行投资建设,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近年来,苏立钊带领华邦控股集团在遂溪县投资打造“广东湛江养老休闲产业基地”标杆项目,重点推动康养产业和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多年来,公司产业和项目在湛江陆续发展壮大,旗下康养小镇开发与运营、养老与康复医疗、数智保险金融、数智基建等业务全面绽放湛江,以产业协同的大格局,构筑湛江人民健康幸福生活圈。

  “在遂溪县,我们打造‘广东湛江养老休闲产业基地’——华邦(湛江)玥珑湖休闲康养小镇,辐射区域10万人口规模,带动粤西康养和乡村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苏立钊介绍,华邦(湛江)玥珑湖项目作为湛江休闲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以“文旅+”“康养+”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在苏立钊看来,“新农人”的“新”,主要体现在新思维、新技术、新业态,要带领传统农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手工农业小农经济向科技农业、智慧农业转化。

  其中,在建设康养小镇的基础上,华邦(湛江)玥珑湖项目通力打造“新式”田园综合体,预计耕种面积达千余亩,种植有机农产品达200个品种,首开耕种区近50亩,以各类蔬菜瓜果特色农产品为主,引入先进“新式”农业科技种植技术,培养“新式”农业专业人才,以专业农业平台实现产业赋能县域经济发展。

  同时,打造社区商业街,引进周边果蔬肉类、粮油副食、便利店、轻餐饮美食等业态,通过搭建星光市集、自然玥野露营公园等平台,集聚周边居民开创周末集市创业共享平台,助推当地乡村振兴。

  下一步,苏立钊表示要用好新农人协会这一平台,立足湛江农业产业优势,加强各层面资源的协调整合,助力政府与协会之间、协会与协会之间、会员与会员之间的资源共享、资源互通,推动更多资金、技术、人才向农村、农业汇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